如何评价资产流动性?
流动性的强弱可以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评价。
可以从商业银行有价证券和现金资产的比重或总额来判断其清偿能力的大小和流动性管理状况的优劣。这种判断方法的前提是建立在以下的假设之上:第一,这两种优质资产在银行的各金融机构均是足额清算的,即有价证券和现金可100%地用于支付或清偿;第二,资产组合中其他各类资产完全没有流动性,没有可用于支付或清偿的功能。实际中这一假设很难满足:一方面,除有价证券之外的各类资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现或用于支付;另一方面,有价证券在一定条件下也有可能不能足额变现或用于支付。尽管这两个前提有失偏颇,但客观地讲,如果这两种优质资产在商业银行资产中所占比重或总额越大,其流动性越富有弹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其流动性状况越佳,其潜在的流动性问题和风险也越小。
但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或资产数量及其构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时间变化而变化。因此,仅仅从存量或静态的角度评价商业银行流动性状况还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还应当从增量或动态的角度加以考虑。从增量或动态的角度看,主要评价商业银行资金净流入(即各种渠道资金流入与流出量之差)与各项支付(包括偿还债务)需求之间的差额。一般地讲,若资金净流入量大于支付需求量,则流动性强,反之亦然。但实际中商业银行的收入、支付需求和流出量的大小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这种增量项目准确的预测十分困难,从而直接影响了从增量或动态角度评价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