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别墅有钱吗?
坐标,湖南某四线城市边上县城农村 先放图 这是今年刚刚建好的房子,前后花了两年时间建成的,带车库和花园。
造价:基础+主体结构29万(不含装修) 这个房子占地面积是134平,建筑面积是270平,总高度10米,一共四层,下面两层是带地下室一层,车库和杂物间,上面两层是卧室和露台。
材料:所有材料都是自己采购的,红砖,河沙,石子,水泥都是自己运进工地,人工费也便宜,大概一万块左右吧。
设计:结构是框架结构的,自己设计的,因为是自建房所以没有那么讲究,结构简单就好,不需要太复杂。图纸是我请的一位在设计院工作的同学做的,免费。
施工:自己找的包工头做,只负责清包,工钱和材料费大概是850一平米。虽然看起来很多,但是施工过程中你很少去管它,包工头会帮你做好一切。你只需要提供材料,监工就行了。 总共花费:土建29万,装饰30万,家具,家电等15万,总计74万。(因为大部分费用都是直接给包工头的,没经手,所以有些费用没办法具体列出来)
贷款:因为我是自建房不是用来卖的,所以不能贷款,全部是自己出的资金。如果贷款的话,按照目前银行的贷款利率,商业贷款上浮百分之三十,二十年还清,每个月利息差不多就是两万块,可以省下十多万,当然这个省下来的钱你要付给银行中介服务费。
综上,如果你只是想要一个舒适宽敞的农村住宅,不追求豪华装修,那么花个七十万左右就基本可以搞定了,关键是你还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如果想要更高端一点,完全可以找设计公司来做室内设计,那些设计师完全能够帮你搞定一切,从结构,装修风格,材质,预算等等他们都会帮你规划好,你只需要提供你喜欢的图片就好了。
农村别墅是指与农村独院、平房、瓦房、四合院等住宅在同一农村地区出现,以“别墅”命名和使用的住宅,与普通农宅相比,面积大、造型美、功能多。许多农民在建房时,也尽可能把房子建得像别墅一样豪华。
农村别墅建设存在的诸多突出问题:
建设不规范。农村建房缺乏统一的规划和规范管理,农民自建房随心所欲,自建房大多聘请农村通晓手艺的包工头负责设计、施工,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技术规范难以保障。农村在建房时普遍缺乏专业的建筑质量、安全和监理人员,建房质量和安全无有效保障。
随意性较大。农村建房存在着严重的“跟风”和“脸面”心理,谁家建了漂亮的楼房,周围的农民紧跟着建,且往往超出自己家庭的实际需要。在建房过程中,一些农民缺乏节约用地意识,只顾自家方便,盲目求新、求大、求高,建“豪宅”,而闲置房屋的情况也很普遍。
造价不断攀升。农民建房的投入越来越高,建房花费一般在10——30万元左右,基本是农民“打一辈子工”“赚一辈子钱”。而且,农村建楼房还导致居住环境和生活成本加大。农民建房的“豪奢之风”愈演愈烈,背离了社会主义简朴风尚和新农村建设的文明新风。
“超标准”建房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影响土地集约利用。不少农民盖起三间一层的小别墅,甚至还有两层小楼,占地面积远远超过政策规定的宅基地面积,且盖房时超幅占地比比皆是,而这些超标准建房、超幅占地建房没有相应的管理措施和处罚措施,造成了农村宅基地的浪费。而且,农民“超标准”建房直接加大了农民在住房方面的投入,挤占了教育、生活、养老等方面的资金,使农民收入相对减少。不少农民建房还靠举债,建好后靠出租房屋、外出打工还债,既影响了家庭和谐,又影响了农村的社会稳定。
引发农民建房攀比之风。农村建房“超标”现象日益普遍,使农民建房“攀比风”持续盛行,“跟风”建房现象随处可见,“小楼房”取代“老平房”已成趋势,不少家庭由于“面子”问题也投入大量资金“硬撑”建房,导致“有钱没钱,也要花冤枉钱”。一些没有能力建房的家庭也因“家脸难看”或为不让人瞧不起,而欠债建房、借钱建房,家庭经济状况严重恶化。
背离农村实际不符合社会主义简朴风尚。农村是农民的基本居住地,农民建房“超标”与农民的收入水平不相协调,背离了农村实际。农民收入水平不高,建房超出实际需要,浪费社会资源,背离了科学发展观要求。尤其是有些农民为追求建房“超标”而大肆举债,更是背离了“过紧日子、走远路”的简朴风尚和“节俭、诚信”的为人美德,损害了农民形象,也不符合新农村建设文明新风提倡的“科学民主、文明节俭”理念,与社会主义新风尚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