岱的五行是什么?
岱,拼音:dài 。意为泰山或高而平的山。从山,从台,象高峰耸立的样子;台亦声。本义:泰山的别称。 中国最早的字典《说文解字》给岱的字形注解是:“岱,太山,东岳也”,并引诗经作证:“岱宗何青苍。”“岱”的本义是泰山。但是,这个解释只注意了“岱”与泰山的联系,而没有说明为什么把泰山叫做岱。
我理解的“岱”这个字的本义应该是“高大而平的山”,并且这座高山还是座神山。为什么这样说呢,我的根据是:
1、古汉字中的很多“高”字都从“岱”。比如:“崔(高)”“嵯(高)”“嵩(高)”“岱”等字,这些字在古代都是同一个读音同一个意思。而且可以相互假借。如“巍”字,本来意思是高大,但这里代指泰山;又如“崇”字,本义也是山高的样子,同样指泰山。
2、中国自古有“五岳”之称,即中原地区的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以及东岳泰山。这里的泰山也叫岱。除了泰山之外,其它的四岳在古文字中都用“岳”表示。而泰山用“岱”,这是因为古代泰山被称为“岱”的缘故。后来,由于通假字“岱”被广泛使用,于是“岱”这个字慢慢变成了泰山的专属。最后“岱”成了泰山的代名词。
3、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收录了“岱”字并在其下方明确解释了岱字的含义:“岱,东岳也”。可见,西汉时期人们已经习惯用“岱”称呼泰山了。